文章分享
父母篇
亲子情永在

“亲子情永在”-- 当婴儿出生后,“他”透过“家人”感受被关爱、建立安全感及跨过不同的成长任务,“亲子之间的情谊”就是“他”一生中成长的动力。

对于离异家庭的儿童,他们的需要也与一般孩童一样,同样需要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得着“被关爱、被明白及被鼓励”,所以,不论是父亲或是母亲,这份“亲子情”对“他”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家家有本难唸的经”,当夫妻关系走到尽头时,除了夫妻本身感到身心疲惫外,往往最放不下的,就是担心子女如何面对这个分开了的家。所以,为了子女的需要,纵然夫妻情不再,但仍是子女的爸妈,尝试从“子女的角度”代入他们的感受及需要,制订一个以“儿童为本”,不同住父母的共亲职计划,让子女仍可留住这份“亲子情”,帮助他面对人生成长的挑战。

同时,父母自己“身心灵”的状况也是建立健康亲子情谊的关键,因此,父母也可尝试:

  1. 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与专业人士疏理个人内心不安的感受,避免让孩子背负不必要的情感负担
  2. 爱惜自己,透过参与不同的活动,对自己的能力及人生有新的觉悟,建立自己的信心及沟通能力,让子女透过父母看见新的可能,也鼓励子女建立一个“爱惜自己”的生活

虽然建立亲子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有心唔怕迟”,父母可以从现在开始,透过疏理内心的情绪及建立一个爱惜自己的生活,让这份“亲子情”能滋养彼此的心灵。

 

黄芷芳姑娘

Teens @ Bricks (当少年人遇上砖块)

一般人都会说砌积木为“砌Lego”,但是坊间近年多了不同的品牌,故此在这里笔者会统称为“砖块”(bricks)及砌砖。每次跟10-13岁的少年人砌砖时,他们都展现出许多的创意和能力。最近一次他们能在短短的20分钟内砌出他们希望收到的礼物,即使起初未有概念的组员,后来也能够砌出栩栩如生的作品,令笔者和其他参加者也感到惊讶。组员之间的互相欣赏文化既得以巩固,受赞赏者的自尊感、能力感及创作力也得以提升。另外,小组新旧组员接受一项挑战 – 每人得6块砖块,需在限时内合力砌出一个能够盛载指定物件的容器,年青人居然不用多说话,渐有默契地一起商讨、接纳意见、敢于尝试、不断改良,还在愉快并有满足感的氛围下完成。与这群满有活力和能力的少年人一起,笔者常被他们的生命力所感染,每次都感到惊喜和佩服。

 

另一方面,问到他们面对父母的沟通及互动之间,他们透过砌砖表达出身处其中的张力,也给我们大人一些重要的提醒:

1. 孩子需要预悉非同住家长探视的时间。

    孩子为自己不但能够预先安排好其它范畴,也可以预备探视时的内容。更需要是预备面对同住家长在安排探视过程中及之后的情绪,他们要临时扮演辅导员、保护者、追数人、联盟者等的角色。

2. 孩子希望安排探视、交接及进行探视的过程愉快。

    在砌转时,他们会为家庭加入魔法,让家人都感到快乐和平,一起参与休闲节目,例如看电视、打机,玩游戏等。

3. 孩子需要自己的时间(Me Time)

 

对于重视子女健康成长的大人来说,这些资料或多或少都知道。但碍于种种因素知易行难,他们不经意地影响了孩子长时间在不安的情绪下生活,出现许多行为问题,也大大妨碍了他们在学习及社交方面的能力发展。长远来看,更会影响孩子们的恋爱观、婚姻观及家庭观。因此,让我们大人能够为准备或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同心合力去预备一个和谐愉快的心理环境下成长及发展。家长如果在帮助孩子适应父母离异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寻找支援网络或共享亲职社工协助。

 

               

信息分享 -《一只受了伤的箭猪》

箭猪身上的箭其实是身上的硬毛,当他感到受威胁时会把硬毛竖起,用作防卫。

人有时候亦会像箭猪一样,不自觉地竖起身上的箭,为着保护那个受了伤或者害怕受伤的自己。彷彿,收起了身上的箭,自己就会倒下,或是无法继续走下去。

在面对离婚的路途上,不论谁对谁错,任何人都可能在不同时候受了伤。面对过去各种恩恩怨怨,有人会选择长期处于作战状态来保护那个脆弱的自己,过程中或不经意地伤害了自己及孩子。这个长期作战状态会让你与真正的自己距离愈来愈远,亦会愈来愈疲倦,对于疗癒心里面的伤口没有帮助,亦无法为着孩子的利益而好好与对方共亲职。

希望你能够为自己开一道门,并找到信任的人,让你在安全的地方下放下身上的保护罩,好好治疗一下内心的伤口,让自己可以走得更远,亦让孩子不用负担你的伤痛,能够当一个天真、快乐及健康的孩子。

《冻.可.乐》

《冻.可.乐》

很多罐装的可乐从工厂被制造出来后便送上了汽水车。其中三罐可乐,他们的名字叫阿冻 、阿可和阿乐 。

阿冻害怕陌生的环境,并抱怨离开了惯常安稳的厂房,所以匿藏在车厢中的一个角落。而阿可趴在窗前探索街道的新鲜,兴奋不已。而阿乐则气定神闲,心中盘算着自己的想法。

阿可望着街道感觉充满希望,希望一天从最大的雪柜中完成急冻,便可以在市场中得到最光辉的岁月并且卖到最好的价钱。

阿乐知道面对的是冰冷的雪柜和黑暗的夜晚,但是他带着笑容,背后总是有一个别人不懂的自信理由。

第一站到了公园的汽水机,阿冻好怕再面对不明确的下一站,跳进汽水机,忍受寒冷雪柜的急冻,过着黑暗的时间,某天一个辘龙,他被买了。一罐可乐,价值五元。

下一站到了茶餐厅,茶餐厅坐满了客人。阿可非常兴奋,他知道在这里,他会找到他的梦想,成为最被人欣赏,最有价值的可乐。最终他在雪柜急冻后,成为一杯柠檬可乐,价值15元。

阿乐等到最后一站看到一座美丽的建筑物,建筑物内有最先进最庞大的雪柜,悖在雪柜中急冻虽然寒冷,他心目中仍然想着去他的目标,他忍受寒冷后成为冰冻可乐。一天,一位身材肥胖带着疲倦身躯的厨师走到雪柜前,用熟练力度打开柜门,厨房已经关灯,当晚工作已经完结了,雪柜的光照亮整个厨房,厨师把可乐从雪柜拿出,看着冰冻的可乐,心里得到无限的满足,一天的工作终于可以休息了。一罐冰冷的可乐,价值...没人知道。

“冻”“可”和“乐”匆匆地走完他们一生的路程。他们对生命有不同的态度。而态度则决定目标,带引方向,忍耐苦况。虽然最终罐内空空如也,但他们的奉献为世界作出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是一位面对着离异的爸爸分享的心声,不知当中阿冻、阿可和阿乐的经歷是否也是您的写照?

1+1 儿童治疗小组(儿童心声)

在‘1+1’儿童小组中,孩子透过艺术性的方式刻画他们的心声,‘我有两个家’可能是离异孩子需要适应的,同时间他们对两个家都充满期盼,例如‘爸爸屋企可以多D嘢玩’、‘妈妈屋企好舒服,有我喜欢的布偶’、‘我很想有魔法让父母屋企都变得平静’。虽然刻画的是小小屋子,但是充满着孩子们大大的梦想 - 我有两个家,同时爱爸妈!父母可以多些细听孩子心声,他们平静、安心地与父母相处,成就他们对家的梦想。

    

四方围城共亲情

 

四方围城共亲情

 

小编略懂四方城,谈不上爱好,曾听说“牌品好,人品好”,我认为“牌品好,亲职路更好”。话说昨晚与一众义工聚会,大家以攻打四方城比喻共享亲职的经验。

 

离婚多年的非同住家长J 小姐 : ‘要共享亲职,有时不是你想合作就可以合作到。就好似攻打四方城一样,雀友是自己选择的,就如结婚,但由打骰开始,到坐东、南、西、北位,甚至摸上手的13只牌,都受着好多因素影响。每个人都想面前13只牌都是好牌,好到可以即时“叫煳”,甚至食到“天煳”或“地煳”。这样就如别人所说,婚姻可以白头到老,儿孙满堂,幸福快乐地生活的一种。可惜,我们曾经经歷过离婚的人就知道婚姻路并不是想像般的容易。’

 

在探视子女上遇上不顺,仍与前配偶有很多诉讼的义工D先生 : “以前的我摸上一首“烂牌”时,会发很大脾气,但结果只会愈来愈差,甚至说出一些糟透了的说话,吓怕了枕边人,弄得一段破烂的离婚关系。经过多年琢磨,我知道在共亲职路上,有好多事情不是一人之力可以控制得到,与打麻雀一样,每次摸甚么牌回来,我控制不了,不过,我有权可以决定留甚么牌,弃甚么牌,是进取的“做牌”还是输少当赢的“守牌”呢? 再差都好,我都有掌控自己的能力。”

 

已有两年没有与女儿见面的M先生 : “对呀,像我2年前时,因为疫情、离婚诉讼等原因我开始没有与女儿接触。女儿现在6岁,这两年间我错过了很多女儿成长的重要片段,包括她第一次甩牙、第一次去主题公园、幼稚园毕业等,我当时十分痛心和不甘,好像整个天也塌了下来。但生活仍然要过,日子每天都提醒自己一日都未推牌起身离座,一日都要打下去。日子不顺,等“四圈”后可以执左位,起过风,移灯换櫈洗手食烟熨柜桶”*重头来过。

 

家长义工们的人生智慧实在令小编嘆为观止,虽然大家乐在谈笑风生中,却隐藏着几年间一点一滴、有血有泪的辛酸和智慧。始终“四方城”一天未完,牌局仍然有转机的一天,谁知晓呢?

 

*引自﹕许杰《打雀英雄传》歌词

箱心.箱生

箱心.箱生

笔者喜欢留意不同的盒和箱,尤其那些有特别图案或形状设计的、为保护易被损毁的物品安全而精心设计,及为了将物件分门别类而创作巧妙的间隔……许多时候都让笔者除了留意盒内物品,更会欣赏设计师在包装设计上所花的心思;甚至保留。你有没有遇过这类诚意之作呢?

 

笔者亦曾参演过一个戏剧,以盒和箱作为内心的比喻:由于每个人的经歷不同,培养了许多能力、才干和优点,箱内尤如放满了许多珍贵宝物,滋养整个人生。当我们面对亲密关系的巨变,导致家庭结构的瓦解或重组,令人认为自己拥有的是垃圾箱,内心充满失败、怨悔、自责、自贬……人生充满灰暗和错误;只想逃避甚至丢弃它!有些在离异过程中受尽创痛的人,却揽着垃圾箱过日子:他们会不断控诉对方的错或哭诉自己的倒霉,盼望寻得他人的认同及支持。更严重的会将箱内的垃圾往口里塞──追溯过往的甜与现在的苦,心神常萦绕着分离的痛,日子总无法好好的过。

 

然而,若我们能够在心神稍定的时候,给自己一点时间,检视一下内心的盒子,在这段关系里曾经有甚么珍贵的回忆?筹备结婚、搬屋、筹备孩子的出生、孩子第一次叫爸爸妈妈、第一次捉紧你的手……?自己从中有甚么优点、能力或特质被炼成呢?又有甚么稜角被发现或磨平了呢?有甚么需要保留?甚么需要捨弃?有甚么需要珍惜或放手呢?这个过程十分宝贵,生命宝箱里逐少的除去一些杂物或对自己和孩子没有益处的东西,腾出的空间可让自己能够存放更多的宝物,尤其是孩子和家人挚友对你的爱与支持!

 

当然,执整的过程并不容易因为会触碰到自己许多的伤痛处,有需要时让专业人士从旁协助。我们无法阻止失意事的发生,但我们可以决定它带给我们的影响有多久,并决定它会成为自己人生旅程中的绊脚石还是踏脚石。内心如何,决定了人生如何。

 

垃圾箱、药箱,还是旅行箱,你会如何选择呢?

 

生命重塑2022 活动后感 - 我的主题曲

郑欣宜的歌《最难行的路》对C小姐的启发是路是难行:

经歷婚伤、被出卖、孩子拒绝见面及独自生活,她只可勇敢面对,相信前路纵然崎岖,但可以行得自信和自在。

歌词:

其实我 明白你想我顺从
若要演 自信也会欺哄
围住你 全力迎合喜好
怨恨扮做认同 愤怒扮做面红
无奈我 还是我一贯内容
别再讲 为了爱恋
委屈很有用
如自贬 先有捷径
让我兜最大那个圈 也拒绝折衷

宁愿不拣最易的路
捱极还未到
宁愿与你现在止步
用以后打赌
硬性子 坚信硬撑的回报就到
即使注定要熬
爱纵是迟大到

 

“亲子祈圆”非同住家长心声

非同住家长A : “有得见,好见啦,升中后,又多功课又要陪同学玩,无得见架啦”
非同住家长B : “每次探视,佢 (孩子) 想要甚么,我都尽量满足佢,担心佢唔开心,下次话唔想来见我…”

作为非同住家长,每次与孩子会面前后的心情都是十分复杂。一方面十分期待与孩子会面,可以延续亲子情,另一方面,内心又带着多重的恐惧和担心。

非同住家长C : “我都想做返个“老豆 / 亚妈”,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玩伴居多,要履行管教的角色十分困难”。

始终是非同住,他们与孩子相处时间不多,内心总希望与孩子的每一个时光都是欢欣快乐。但亦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父母,是有责任管教他们,谈上管教自然就难免与孩子发生冲突,这亦是非同住家长最不想见到的“死穴”。

“亲子祈圆”是一个专为非同住家长开设的小组,他们有暂时与孩子分开居住的父母、又有在探视上遇到很多阻滞的家长,更有数月、甚至年计未能与孩子接触的爸妈。大家在组内,互相支持、互相分享,学习在探视中常存盼望,寻回对孩子不离不弃的心。

爱在不浪漫时……

爱,总给人浪漫的感觉,
爱,令人想起欢笑、拥抱等甜密片段。
两人相爱,本应带来亲密,
两人相爱,付出是必然又甘心的。
然而,爱的关系亦会出现冲突、伤痛、阴暗面……
许多时候都在没有预期下出现,令人措手不及。
有些人选择否认和逃避、
有些人为了防卫予以还击,
好些人认为不合则离;
这些反应都好自然。
然而,亦有一部分人会如实面对,
视“亲密关系里出现冲突、伤痛、阴暗面”为必经之路,必学的课。
他们不会单一归咎是谁的错,
反而会相信双方都有份造成如此局面,
相信这是由于从原生家庭一路走来未满足的需要、未治癒的创伤,或未更新的旧反应模式,
大家认定这是深度了解、化解冤仇、体验医治、学习宽恕及培育健康亲密关系的契机!
大家也愿意并肩同行成长路,携手履行承诺,
遇挫折彼此激励与扶持,欣赏并庆祝一点一滴的进步。
持之以恆,强健的关系能跨过人生四季,成为更健康又成熟的有爱者,
在夫妻、亲子、家人及好友的关系里传流真实的爱😊😊😊😊!

爱,并非必然,但可以选择、可以经营,可以细味!

当小绵羊遇上大恐龙

当小绵羊遇上大恐龙

“如果要用动物来形容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员,尤其在冲突的时候,你会作出什么选择呢?”这个练习在家长及孩子层面都进行过,猜猜会有什么现象呢?

笔者观察到较多家长会选择较弱势及品性较为温驯的动物来代表自己,例如羊、兔、狗、鱼、鸽⋯⋯等。而对于前配偶则会选恐龙、狮、虎、鲨、鹰⋯⋯等较兇恶及强势的动物。有趣的是同一个家庭的两位家长的选择与是相同的−−自己弱势和迁就,前配偶是霸道、无理控制又强硬⋯⋯等。起初,笔者对这现象感到好奇,谁是谁非呢?当对家庭冲突了解更多时,这现象原来是很自然的。人在平和的状态下都是温和及善良的,在冲突时会出现不安和惊恐的情绪,一般人的反应是以攻击 (fight) 或逃走 (flight) 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当遇到亲密伴侣有这些反应时,在爱的基础下仍能包容对方,仍会记得对方的好和良善,为对方辩解。然而,当夫妻已选择分开甚至已经离婚,大部分家长只会记得前配偶的不合作反应,甚至认为对方是恶意攻击或故意刁难;阻碍了“以孩为本”的共亲职沟通与合作。

家长或许会问:“难道提出对方诸多理由不合作是我的错吗?”诚然不是。当面对冲突又难以有效沟通时,争论谁对谁错只会令双方站在对立的位置,会成为意气之争!为着有效地解决问题,家长可以作出以下尝试:

• 先让自己停下来不作意气的回应,这样可避免自己成为狮子、恐龙或其他野兽;

• 寻找时间及空间觉察及接纳自己的情绪及行为反应;

• 理解自己(为孩子)的想法、顾虑及需要;

• 找出三个积极的解决方案;

• 理解对方并非故意作对,体恤对方的消极情绪及其攻击或逃走的本能反应是基于不安,为保护自己而出现;

• 相信对方关心孩子另一方面的益处,明白对方(为孩子)的想法、顾虑及需要;

• 修订先前的三个解决方案,以达致“以孩为本”、情理兼备,能顾全多方的需要;

• 运用合适并有效的途径,表达双方及孩子的需要,以增进对方的了解,并接收到你明白对方及孩子,以减低防卫;

• 分享自己想到的不同解决方案,让对方集思广益,协商出更完备的计划,让大家合作更顺畅。

当孩子见到双方亲爱又良善的家长不再厮杀,能够情理兼备,多方顾全的管理冲突,对他们的心性发展及品徳建立是非常宝贵的礼物!

【爸妈加油站- 即使当了爸妈,你也可以哭】

相片中的微笑汽球来自爸妈加油站一位参加者的分享,当中反映着在孩子及别人面前微笑的自己,背后其实伤痕累累,亦为未来的生活感到焦虑,这亦是她最大的压力。

当了爸或妈,有时候为了照顾孩子,总会变得坚强,彷彿一下子由一位小男孩或小女孩剎那间便要长大,亦彷彿忘掉了自己。面对婚姻经歷中的伤痛,或许你会为了避免孩子为你感到忧心,而独自默默地支撑着。

有些伤痛或感受也许真的不太合适和孩子分享,若要孩子担任你的辅导员对孩子来说也太过沉重。不过,若压力一点点累积,就像汽球不断充气,到了不能再承受的时候,或许就会爆破。笔者很希望让你明白到,即使当了爸妈,你也可以哭、也可以有脆弱的时候,亦希望你能够找一个你信任及能够明白你的人,也许是社工、也许是家人、或许是朋友,又或是同路人,让你能够分享内心真实的感觉,亦让压力有一个释放的空间。

孩子盼望‘1+1’的爱

孩子面对父母离异,除了内心的不安和伤痛之后,孩子也担心会失去父母的爱。孩子在‘1+1爱你 - 儿童小组’里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心声,孩子说:‘爸爸、妈妈成日吵吵闹闹,都唔理我,我好想佢地明白我’,又或者‘我好少见到爸爸,我地连大家钟意咩都唔知’。即使父母离异,孩子依然盼望父母能够有持续的联繫和关心,父母1+1的爱是让孩子继续安心地成长。在图画中的动物世界,孩子舒畅地剖白内心对家庭的想法、感受和渴望。作为父母,如果你也想孩子同时拥有爸妈的爱,那么是时候与孩子多些内心交流,听听孩子的心声。

谁甘心做周末爸妈-周小玲

现代夫妇生儿育女贵精不贵多,因此夫妻双方都非常疼爱自己的子女。当两夫妻要分手,双方都想子女跟着自己一起生活,亲自照顾及看着他们成长。传统的做法,是有管养权的一方可以跟子女一齐居住,并负责照顾子女起居生活;没有管养权的一方则有探视权,他们多数于周末与子女相聚,活动多属娱乐性质。但事实上,很多离开家庭的一方父亲或母亲,都不甘心离开子女及放弃照顾子女的职责。有的甚至打官司打到高等法院,为的是争回子女管养权,让子女可跟自己一起生活。

当离异父母双方都想亲自照顾子女、与子女一起生活,到底有没有一种方法可满足到双方的期望而不用去争夺呢?

原来是有的。

阿文就是透过调解员的协助与阿清达成共识,协商出一个令双方离婚后都有机会照顾到一对子女的安排。二人每天也可接触子女,也可共同栽培子女成长。由于阿文是小学教师,未离婚前,他主要负责督导子女功课,阿清是一位文员,返朝九晚五,主要负责做家务及照顾子女起居饮食。经调解协商,大家都愿意将子女的需要放在首位,将个人恩怨情仇放下。

离婚后,阿文虽然搬离家庭另觅居所,由于他是教上午校,而一对子女亦读小学上午班。于是,他在下午便到家中督导子女功课,直至六时,阿清回家前他才离开。接着阿清便负责管教、照顾他们。至于法律上有关管养权谁属的问题,他们申请了共同管养(Joint Custody)。他们对离婚后的管养子女安排及亲子关系也非常满意。孩子们也不感到父母离婚对他们产生太大影响,他们仍然得到双方父母不间断的照顾及爱护。最重要是,他们不觉得自己是没有了父亲。

以上所述只是一个有关离异父母如何合作照顾子女的小例子。在我们经歷的调解工作过程中,还有不少不同类型、不同组合而达到上述共同目标的例子。

和平共亲职

离异父母合作栽培子女-周小玲

父母离异不由得孩子去选择,他们只可默默地接受一切的变迁。这突如其来的转变对青少年的影响比幼童来得更大。其一是他们已经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的是非观念,他们会用自己的主观经验去判断父母的行为,而他们的判断往往会影响他们对当事人的感情。其二是成长中的青少年追求独立自主、无拘无束,倘若父母的权威因父母分离而被削弱或变得荡然无存,青少年或会利用这个机会为所欲为。
 
举例来说,阿娟与阿坤结婚已有十七年,他们育有一名十五岁的儿子。向来,阿坤与阿娟分别扮演严父慈母的角色。在管教儿子方面,父亲说一句胜过母亲说十句。近年父亲因有婚外情而与母亲离了婚,离婚后,儿子与母亲一起居住,父亲只与儿子每星期吃一餐晚饭。母亲与父亲绝少沟通,儿子便利用母亲良善可欺的性格,唿风唤雨,变成了家中的小王帝。母亲对儿子的行为变得束手无策,唯有事事迁就他。儿子逐渐地由一位好学的学生变成无心向学的孩子,最后更索性放弃学业,游手好闲。父亲目睹儿子一切的转变亦不敢出声,因为他离开了家庭,内心产生很大内疚,不敢插手去管教儿子。
 
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幵想,分手的父母请留意以下各点:

  1. 离异父母必须保持沟通联络,告知有关子女的问题,并寻求对方支持,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2. 要令孩子尊重父母,父母必须尊重对方作为父母的角色。有关儿子的事务要徵询对方的意见。
  3. 离家的一方必须让孩子知道他(她)仍有责任去管教孩子。最好在双方分手前,界定清楚每人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及如何合作管教、督导子女。
  4. 由于要没有权威的一方马上改变作风树立权威是较为困难,因此,在孩子心目中已树立权威的一方为保持他(她)的权威,方便协助管教子女,他(她)必须主动地多与孩子接触,多参与孩子的事务,不要被动地放弃他(她)过去所担当的角色与责任,令孩子有机可乘。

 以上所述只是一个有关离异父母如何合作照顾子女的小例子。在我们经歷的调解工作过程中,还有不少不同类型、不同组合而达到上述共同目标的例子。



孩子篇
《门里门外的世界》

开门和关门,这些看似平常的动作,对于前来探视的家长和孩子们却有着不一样的意味。门里门外,隔开爸爸和妈妈两个不同的世界,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能敏锐地觉察到迥然不同的气氛。

 

曾有一位勇敢的小朋友告诉我,他在门里门外转换的煎熬。“我在妈妈面前要做一个乖巧的孩子,在爸爸面前又要做一个活泼的孩子,有时候到底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夹在爸爸妈妈中间,其实我很辛苦……”

 

孩子的自我保护与调适

 

面对离异,不少父母都背负着累累伤痕。昨天,父母或许在争抚养权、照顾及管束权;今天,父母或许又继续争谁陪孩子过生日、谁迟到几分钟、谁让孩子受伤;更进一步,一些父母反復争夺谁赢得孩子的心、谁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

 

如果孩子在父母的眼神中看见不友善的讯号,常感到父母在争斗或互相指责,内心的不安会促使孩子产生自我保护机制,好比筑起一面“墻”。当“墻”变得坚韧,孩子也感到安妥,他们才会尝试开一扇“门”,向外面张望。

 

我们的孩子或许也是这样努力地自我调节,保护着内在心灵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父母双方即使已经离异,但在孩子的心中,或许仍然有一份记忆、一个位置,任何一方的败落,并不意味着另一方的胜利,而是两败俱伤。

 

让孩子保留开门的自由

 

面对家庭的转变,孩子可能需要花费力气去重建信任和安全感,有时可能还要担忧父母的感受、迎合父母的期待。若他们已经如此疲惫,又怎能有更多的心思专注发展自己的所长?

 

很多家长留意到,自从离异之后,孩子越来越少和家长讲心事,家长很难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当孩子关上心门的时候,可能正是他们需要自己慢慢调适压力的时候。或许,作为家长,我们不必强求孩子时常朝自己“开门”。

 

作为家长,如果我们可以保持自我的安稳,多一点耐心,考虑孩子的需要,让孩子有自我调适的时间,并让他们安心、自在地停留在与另一方家长共享的空间,或许孩子也会少一些压抑,多一点自由。

 

总有一天,孩子的心门会缓缓打开。心门必将开向未来,开向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

父母送给孩子的两份礼物 给孩子可倚靠的树根与翱翔的翅膀

孩子的愿望

假使我有两个愿望可成真,我晓得那会是甚么……

我想要的是能让我拥抱的树根和带我任意翱翔的翅膀。

 

蕴存深层价值的根就像树木的年轮,

独立自主的翅膀则能助我寻找命途。

 

可供一生抓紧的根,能保我安全和强壮,

即使我犯了过错,它们也让我感受您们的爱。

 

给我树立榜样,并助我学懂选择,

让我每天所做的,都有所得益而非损失。

 

每当我需要您们的时候,您们总会在旁鼓励和安慰,

因此在我展翅试飞时,才能克服坠落的恐惧。

 

请不要让我活得太过安逸,放胆给我尝试,

让我有机会趺倒再爬起来,学懂飞行。

 

假使最终只能赐给我两个成真的愿望,

我不会索求金钱或者任何物质。

 

最佳的礼物,绝对是可倚靠的树根与翱翔的翅膀。

 

来源﹕Dennis Waitley